印度开了第一枪,严重的三个后果!
发布日期:2020年9月9日 17:52 星期三
印度开了第一枪,后果是严重的。
尽管在国际舆论中,印度方面猛烈抨击并指责中国方面开枪,但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,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建非常清楚:
我想强调,在这一事件中,印度方面首先向中国边防警卫队的巡逻队构成了威胁。 这是自1975年以来,两国之间边界的和平第一次被枪击打断。
毫无疑问,在这个问题上,我们绝对相信中国的声明和信誉。
结合西部剧院司令部发言人昨天凌晨2点的发言:
9月7日,印度军队非法越界,进入中印边界西段班公湖南岸的神袍山地区。 在行动中,印度军队公然向进行交涉的中国边防人员的巡逻人员发动了威胁,中国边防部队被迫采取对策以稳定当地局势。
印度的举动严重违反了中印之间的有关协议和协定,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,容易造成误会和错误判断。 它们是严重的军事挑衅,性质非常恶劣。 我们要求印度方面立即停止危险行动,立即撤出跨线人员,严格约束前线部队,并严格调查和惩处开枪的人员,以确保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。 战区部队将坚决履行职责,坚定捍卫国家领土主权。
我看到外国媒体说,
一直保持低调的中国,这次抢先发布了印度“非法越境”的消息,并发出了警告镜头,这表明了局势的严重性。
中方的声明很明确:
印度开了第一枪。
2.这是自1975年以来的第一枪。
3.印度严重违反了不使用火器的协议。
因此,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事件。 用张水立上校的话来说,印度的行动是:
加剧地区紧张局势,
容易引起误解和错误判断,
是一次严重的军事挑衅,
性质非常糟糕。
既然印度如此挑衅,中国应该怎么做?
赵立建这样说:
中国已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就此问题对印度进行了庄严的交涉,要求印度立即停止危险行动,立即撤出越线人员,严格约束前线部队,并严格调查开枪人员,以确保发生类似事件。 不会再发生。
在外交和军事渠道以及庄严的代表权的同时,印度方面不仅要撤出跨线人员,而且还严格限制一线部队认真调查和处理挑衅人员。
毕竟,边界上有摩擦已有45年了,但没有枪声。 这是非常困难的。 如果以这种方式破坏协议,那将非常简单。 印度有枪,中国有枪。 无论多么克制和理性,中国都无法实现。 无法反击。
我看到,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就认为:
第一,要对等。印度敢开枪,我们也必须要有开枪的决心和准备。印度敢开第一枪,我们就不需要受到规则的束缚。
第二,我们不要过于“顾全大局”。现在印度已经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报复措施,已经破坏了中印关系大局。如果中国还是要对印度采取各种对等的反制,不能纵容,不要过度克制。
但事态发展,确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。
有时,你越想不惹事,事情却惹你越多。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,印度最近各种小动作,又确实在把局势向战争方面推进。
开枪事件,三个严重后果吧:
后果一,严重破坏信任。
45年来第一次,性质太恶劣。大国是要讲信誉的,印度连续小动作,已经严重破坏了信誉;开枪这样的事件,更严重破坏协议和信任。如果管控不好,那接下来,就可能不是6月15日的加勒万河谷事件了。所以,哪怕开了第一枪,印度还倒打一耙,指责中方开枪,印度也清楚事件的严峻性。既然这样,那就必须严肃对待,处理责任人,防止更严重事件发生。
后果二,打开了潘多拉盒子。
别忘了,当年双方之所以规定不使用枪械,就是避免事态升级,但印度现在打开了潘多拉盒子,很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误判。印度有枪,中国肯定也有枪,如果管控不力,那接下来,那真是流血冲突了。说得更严峻一点,甚至可能导致现在印巴之间的军事冲突常态化,三天两头伤亡。但中国毕竟不是巴基斯坦,印度必须掂量后果。
第三,最糟糕的情况是边界冲突和战争。
没什么好说的。 中国和印度都是大发展中国家的邻国,全面的战争是不可能的,但是如果我们在此时此刻卷入这样的边界战争,对印度和中国都是如此。 灾难!
战争永远是最后的选择。
仍有时间扭转这一过程。 中国和印度可以成为朋友,他们应该成为朋友。 但
最根本的是,我始终认为印度必须改变与中国的联系。
坦率地说,在邻国中,印度是对中国依恋最深的国家,与中国的玉良情结,其敏感和软弱的心态,对“一带一路”,尤其是现在的边界的怀疑和不满 。 小小的行动总是认为中国的理性约束是软弱。
对于印度来说,如果思想不大,这个难题将永远无法解决。
不要忘记,我们不要说这是意料之外的中文句子的分量。
对于中国来说,仍然需要理性和克制,同时,为了不雅观,也要让另一方知道小规模的行动不能利用中国。 对于印度,我们应该有这种信心。
个人意见,不代表任何组织